山东港口吞吐量将超5亿 迎来新战略升级
山东港口生产持续高位增长。2005和2006年全省沿海港口分别完成吞吐量3.8亿吨、4.7亿吨,年均递增24%,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7个百分点。2006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外贸吞吐量居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青岛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日照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烟台市港口吞吐总量超过亿吨,威海港、莱州港、潍坊港等港口生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山东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将突破5亿吨,集装箱突破1000万标箱。
到2010年,山东沿海港口总体能力要基本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港口适应度达到1:1,深水泊位占生产性泊位的50%以上。将突出抓好青岛港前湾港区南岸10个集装箱泊位,日照港石臼港区西三期工程、岚山港区原油码头,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三突堤集装箱码头、龙口港区10万吨级通用泊位、莱州港区5万吨级通用泊位,威海港新港区三、四期工程,潍坊港3个万吨级通用泊位,东营港3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等专业化深水泊位的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亿吨。
在健全和完善口岸综合服务方面,山东推行大通关模式,争取用2至3年时间建成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个航运服务交易中心。通过交易中心,培育发达的航运市场,实现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部门与港航企业联合办公,实行"一站式"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