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时事信息
江苏发挥资源优势 建设水运强省
发布时间: 2007-12-04  来源: 新华日报     点击量:165   分享: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前发展和实践的主旋律。对于交通行业来说,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就是要统筹兼顾各种交通方式,加快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宜铁则铁、宜空则空”的最优格局。这其中,特别要突出的是水运这种资源节约型的绿色运输方式。就江苏水运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省交通厅厅长潘永和谈了他的观点。

  问:请您介绍一下,江苏发展水运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答:江苏发展水运的资源优势是得天独厚的。跟缺水的地区相比,我们太幸运了,江苏10万平方公里面积当中,水域面积占到17%;全省有内河航道2.48万公里,占全国1/5,连接了所有省辖市和80%以上的县(市)。长江和运河是我国的两条黄金水道,其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经济社会效益最显著的区段都在江苏。在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中,江苏就占了5个。

  问:那么,您如何看待江苏水运发展的现状呢?

  答:近年来,在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水运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十五”期间,全省沿江沿海港口货物总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分别达到21.4%、18.5%和35.2%;2006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64亿吨,居全国第一;完成水路货运量3.29亿吨、周转量2515亿吨公里,分别约占全社会运输总量的1/4和2/3;全省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相当于“十五”前的总和。总体上看,江苏水运资源优势正逐步得以发挥。

  问:推进江苏水运加快发展,交通系统是一支主导力量。请问,省交通厅为此着重抓了哪些工作?

  答:从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较弱的特殊省情出发,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未来江苏交通发展的潜力在水运,方向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此,我们提出了“从抓公路发展为主,向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转变”的工作思路,在推进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将水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着力将水运打造成“十一五”江苏交通发展的最大亮点。

  从大的方面看我们抓了5项工作:一是努力形成加快水运发展的统一认识;二是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水运发展规划,坚持加快水运发展的科学导向;三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增强加快水运发展的整体合力;四是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运行业,确立加快水运发展的科学路径;五是努力建设创新型行业,保持加快水运发展的持续动力。

  问:资金筹措难曾经是制约水运发展的关键,现在,找到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了吗?

  答:我们已经作了积极的探索,除了征好用好有限的水运规费以外,还广开渠道,在积极利用外资、适当利用贷款的同时,统筹使用交通规费,2005-2007年省交通厅“以陆补水”资金达到16.5亿元。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省政府关于加快水运发展的意见》已明确,对航道等公益性基础设施按照省市共建、政府主导的原则筹措建设资金,从2006年起省财政预算中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水运,地方政府负责航道工程征地拆迁费用、桥梁超出原宽度部分投资以及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不低于20%的投入。

  问:江苏水运强省的远景目标是怎样的?

  答:到2020年,我们将基本建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化水运体系。沿江沿海主要港口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成为立足长江流域、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海港群。全面建成“两纵四横”高等级干线航道网,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联网畅通。建成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水路运输服务体系。

  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开创水运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贡献。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