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设计奖2022)
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设计
(2022~2023年度第一批优秀设计一等奖)
申报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与海南省海口市隔海相望,为贯通粤、琼两省的陆岛交通枢纽。项目新建16个5000吨级和1个危险品专用滚装泊位及配套设施,港区陆域面积58.2万m2。设计通过能力为车辆320万辆次/年、旅客1728万人次/年。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防波堤、护岸、码头及港口服务区,总投资额超16亿元。本工程于2020年9月26日开港运营。
二、技术难点和特点
1. 港区铁、水、公交通三位一体,设施功能多,交通流线复杂。
2. 综合交通枢纽需结合人、车流线设计,既要美观,又要实用,设计难度大。
3. 湛江地区最大瞬时风速达85m/s,上下船设备及建筑等设计需考虑强台风影响。
4. 工程所在区域地质复杂,水工结构型式多。
三、创新点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本工程以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为目标,在保证人车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功能分区合理,设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怡人,让司机和旅客拥有安全、舒适、便利的过海体验。主要创新点如下:
1. 细分各类人、车流线,以各类旅客和车辆进出港的路径为轴线,利用BIM+AR仿真模拟,优化交通组织流线,合理进行港区总平面布置。
2. 旅客和车辆分别采用登船桥和液压滚装桥上下船,实现人车分流。其中登船桥为轨道式双头旅客登船桥,为国内首次采用,一桥双接,抗风能力强。
3. 优化突堤沉箱数量、梁板排列及护舷型式,节省投资千万元以上。
4. 综合交通枢纽引入“封闭舱”、“防火隔离带”等设计概念,控制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屋面采用仿“鱼鳞”菱形铝板、新型卡件和支座,可抗超强级台风。打造国内最大“帽檐”式曲面幕墙,完美呈现“海上升明月”造型。
5. 采用大空间新型暖通动力技术,制冷性能系数提高8%。
6. 进行多项创新,融合多种物联网和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港口。
7. 采用多项节地、节材、节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打造绿色港口。
四、成果应用
本项目设计理念先进,平面布置、水工结构和建筑结构技术创新突出,设计中采用了多项绿色、低碳、环保措施,特别是在流线管理、智慧港口方面的创新性举措,对节水、节电、节油有明显效果,节能量达1191.88tce/年,减少CO2排放量8224.98t/年。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以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为目标,采用了多项创新性措施,整个港区美观实用,运营管理方便,经济指标合理,取得建设相关方认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本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琼粤两地的交通条件,从徐闻到新海港海上距离将从24海里缩短为12海里,航行时间将控制在1小时以内,广东与海南两省的交通将更加方便快捷,对徐闻及琼州海峡经济带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截止2021年5月,本项目共完成转运车辆153万辆,旅客406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