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奖
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简介 > 勘察设计奖
阳江港海陵湾港区吉树作业区#J1-#J2泊位工程(设计奖2023)
发布时间: 2024-03-25  来源:     点击量:2100   分享:

阳江港海陵湾港区吉树作业区#J1-#J2泊位工程

20222023年度第二批优秀设计一等奖)

                   申报单位  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项目基本情况

阳江港海陵湾港区吉树作业区#J1-#J2泊位工程位于阳江港海陵湾港区吉树作业区北侧,建设23000吨级(水工结构按5000吨级设计)多用途泊位,使用岸线长254m,设计通过能力为件杂货54万吨、集装箱8TEU

二、技术难点和特点

1. 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

1)因地制宜,规则尺度区域布置集装箱堆场区,以提高作业效率;边角等不规则区布置件杂货堆场及生产辅助配套设施,件杂货适应能力强,满足使用要求。

2)场区主干道呈环形布置,交通组织便利。平面布置功能合理、道路顺畅,有助于提高码头的整体效率。

2. 水工建筑物结构性能好、施工速度快、技术经济性好

施工前根据建设单位提出远期的发展需求,对码头主体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升。

1)结合地质条件考虑,为减少基槽回填工程量,通过延伸码头墙身作为基础,降低沉箱底高程,为后续码头升级改造等提供有利条件;

2)通过加大沉箱长度,减少沉箱数量,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和沉箱安装偏差控制;

3)结合门机轨距参数,通过适当加大沉箱宽度,使门机陆侧轨道落于码头墙身上,可减少两轨差异沉降及平衡码头墙身结构受力。

4)优化设计工程费用更加节省,优化方案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3. 支护结构设计新颖、技术创新性强,实用性广

项目毗邻已建的阳江海事基地,海事基地与本工程衔接段采用抛石斜坡堤结构,本工程基槽开挖势必会影响到毗邻已建工程的安全稳定。对相邻已建工程的有效防护是本码头能否实施的关键性因素。设计采用注浆微型钢管桩密排布置结构,发挥其“联结”效应形成类重力式支护墙体结构。微型桩一般用于地基处理,本次设计是一种实用新型方面的创新,解决了在设计边界条件复杂、有相邻已建工程条件下建设重力式码头的技术难题。

三、创新点

1. 码头沉箱结构优化思路新颖

原设计码头前沿及沉箱底高程均为-8.1m,码头由14个沉箱和上部胸墙组成。优化设计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考虑,为减少基槽回填量,以延伸的墙身为基础,将沉箱底高程延伸至-12.0m,为以后码头升级改造提供有利条件。沉箱长度由原17.65m加长至23.26m,沉箱数量减少至9个,施工速度快且减少安装偏差。将沉箱宽度由原9.1m加宽至13.98m后,门机前后轨均坐落于沉箱结构上,可减少前后轨差异沉降及平衡码头结构受力,且加宽后沉箱整体性更强、安全富裕度大。优化后工程费用更加节省。综上,优化方案的结构性能好、技术经济性好,且为后续的码头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化思路新颖,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支护结构采用技术创新方案

本工程与已建海事基地北护岸抛石斜坡堤的衔接是技术要点和难点。设计考虑在码头基槽开挖期间采用支护措施。经多方案比选,基槽开挖支护采用注浆微型钢管桩结构。

微型注浆钢管桩是利用钻机钻出直径10~30cm钻孔,然后在钻孔中植入管壁带孔的小钢管及注浆管道,回填碎石或瓜米石,采用压力注浆硬化形成一种新型的微型桩结构。根据基槽开挖影响程度分段设计,分别采用57Φ150mm@800mm微型桩前排微型桩间均采用Φ600mm高压旋喷桩封堵,顶部现浇厚300mm钢筋混凝土面层将各微型桩连成一体。

新型结构特点:

1微型钢管桩结构具有施工设备小、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对环境影响小,桩长和桩截面尺寸易调节的特点。

2微型钢管桩除了自身钢管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和抗剪能力外,浆液在孔内与碎石骨料胶结成桩,提高桩侧阻力,同时浆液向周围土体渗透,改善桩周土性质,使桩和桩周土形成一个整体性较好的复合地基结构。

3采用小间距多排布置,底部形成整体性好、强度大的“结合体”,在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面板将各桩上部连成整体,协同底部受力及变形。

四、成果应用

设计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建设。微型桩目前尚无实用于边坡支护的先例,本次设计是一种实用新型方面的创新,此结构综合优点突出,值得推广。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经济效益

码头自20215月投入运营至今,吞吐量共计约400万吨,靠泊船舶共计约1600余艘,货物流向以连云港、日照港、天津港以及广州港、湛江港等港口为主。相比价格昂贵的公路运输,可节省物流费用约6800万元/年,经济效益显著。

2. 社会效益

1本项目广东省201120个重大项目之一,是阳江市的重点工业项目和高新区的重点项目,项目的建设对增加地方GDP、财政收入、就业等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随着产业转移等因素带来的吞吐量快速提升,阳江港深水泊位利用率将逐渐提升,驳船及支线船舶在深水泊位停靠的空间将逐渐被挤压。本工程的建设实现了泊位等级的多元化,是阳江港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wps1.jpg 

 

wps2.jp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