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工程(设计奖2022)
华能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工程设计
(2022~2023年度第一批优秀设计一等奖)
申报单位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位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已建的国投煤码头煤堆场以南,防波堤外侧的无掩护区域。工程建设2个10万吨级、2个7万吨级和1个5万吨级煤炭装船泊位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其中码头东侧450m岸线水工结构按靠泊15万吨级船舶设计,其余泊位水工结构均按靠泊10万吨级散货船舶设计。码头岸线长度1428m,堆场总容量为353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二、技术难点和特点
本工程是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开敞式煤炭装船码头,主要设计难点和特点如下:
1. 曹妃甸港区一港池内已无建设空间,本工程只能开敞式建设。设计中需要解决潮流、泥沙淤积、泊位条件等一系列问题。
2. 堆场区、翻车机房区陆域狭小,需与已建工程衔接,工艺设计难度大。受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总体规划限制,本工程堆场陆域总体宽度只有670m,工艺设计需要在满足翻车堆存、取料装船作业线的基础上,尽量增大堆场煤炭堆存量,优化整体工艺设计,而且需与国投煤码头起步工程预留的一线翻车机同时建设,共用一个围护结构,工艺设计更加复杂。
3. 码头开敞式布置,码头结构设计应适应开敞式码头的波浪、潮流、冰等荷载情况。同时,码头结构选择应尽可能减少码头建设对周边流场的影响,改善泊稳条件。为减小外海波浪对梁板的浮托力,码头面高程较高,码头设双层系缆,满足1.5万吨级~15万吨级煤炭船泊在不同水位的系缆要求。
4.存在深基坑、大跨度网壳等结构设计难点。翻车机房深基坑设计施工既要考虑承压水的不利影响,又要保证了周边已建铁路设施、办公楼等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煤炭条形料仓跨度103m,采用螺栓球节点正放四角锥双层三心圆柱面网壳结构,适应跨度大、地基条件复杂、风荷载较大的沿海港口环境。
5. 对标技术前沿,建设绿色、智慧煤炭码头。本工程通过条形料仓、防风网、干式除尘系统、湿式除尘系统、雨污水回收、处理、回用设施等,满足环保设计要求。工艺系统采用堆场大机自动化、翻车机和装船机远程操控技术;控制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流程作业监控、作业实时管理、智能绿色能源控制管理、智能排产等功能,初步实现智能化操作,具备升级为智慧化码头的基础条件。
三、创新点
1.科学选址,总体布局合理。
2.装卸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先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翻车系统采用“两线四翻”方案,配备2台“O”型转子四翻翻车机,单台额定能力可达7780t/h,为国内效率最高的翻车机单线卸车能力。
(2)本工程卸车系统与国投煤码头续建工程卸车系统相结合,“三线四翻”翻车机的工艺系统、铁路系统、基坑维护及主体结构整体布置,统一建设,单独管理。既降低了工程投资,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又解决了与周边铁路及辅建设施相互影响的矛盾。
(3)堆场采用“3堆+2堆取+2取”的组合布置模式,在有效利用陆域场地、扩大煤炭堆存容量、满足作业线数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取料机的功能,减少了堆料和取料作业冲突,保证了码头装船机作业效率,提高了工艺系统总体运输能力。
(4)取装线采用“双线双取料机”方案,取装线上可利用同轨道梁上2台取料机进行混配煤作业,也可进行跨线混配,轨道梁布设有2条取料皮带机,相当于一条轨道梁上可提供2条取料作业线,混配作业更为灵活。
(5)部分机房转接采用先进的移动伸缩给料方案,与传统分叉溜槽方案相比,降低物料转接高度3.75m,可极大减少生产能耗和粉尘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6)码头装船采用“待泊”泊位方案,4台装船机服务5个泊位装船作业,减少在装船过程中等待压舱水时间,充分发挥装船机6000t/h的装船能力。
(7)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商业化运作要求,在卸车、堆取、装船流程中设置除铁装置、计量装置、在线采制样等设施,工艺系统功能更加完善。
3. 码头结构采用墩台段和梁板段结合的形式,经济合理、装配化水平高。码头端部及装船机检修位置采用高桩墩台式结构,满足设备埋件埋设及两端墩台抵御冰荷载作用要求;其余结构采用大跨度高桩梁板结构,排架间距10m,以减少桩基和梁板安装数量,工程投资较低。码头采用Φ1200钢管桩,标准段上部预制预应力横梁、轨道梁、连系梁、面板,均为预制场预制,现场打设及浇筑钢筋混凝土接头连接成整体码头结构,装配化水平较高,易于保证施工质量,缩短工期,适应外海施工作业条件。
4.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方案投资低,工期短。陆域形成采用吹填方式,吹填厚度6~16m。有组织的选取颗粒级配好、淤泥含量低的粉细砂作为吹填料,辅以精细的现场施工方案,达到土层均匀、泥面平整的效果,为降低地基处理费用和土建结构费用奠定了基础。煤炭堆存区域及辅建区采用无填料振冲地基处理方案,轨道梁、转接机房及廊道区域采用振冲碎石桩方案。该方案处理深度可达20m,具有对砂性土液化处理效果好,承载力高、残余沉降小、工期短、造价低的特点。
5. 采用多种措施,优化建构筑结构设计。翻车机房基坑设计施工考虑承压水的不利影响,采取设置防渗墙+井点降水的措施,保证了周边已建铁路设施、办公楼等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转接机房及皮带机廊道部分采用清水混凝土结构,属第一次在港口煤炭码头项目中应用,具有耐久性好、后期维护量小、造价低的优势。
6. 多重措施并举,建设绿色、智慧煤炭码头。
四、成果应用
本设计成果已应用于华能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的工程建设。码头公司按照设计提出的使用要求制定了生产管理制度,在设备磨合期,加强设备的调试和保养,码头和设备始终处于良性状态,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功能满足设计既定目标。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工程每年可以出口煤炭5000万吨,按现行煤炭包干费率计算,企业财务效益指标较好,全部投资税前和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9.38%、8.13%,大于8%的港口基准收益率;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17%,项目本身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工程一方面可以打通煤炭运输瓶颈,保障未来煤炭稳定供应,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可有效缓解华能南方火电企业煤炭供应紧张的状况,充分保障煤炭供应。
图1 工程总体鸟瞰图
图2 工程现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