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奖
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简介 > 科学技术奖
长江-乌江梯级枢纽升船机高效运维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奖2022)
发布时间: 2023-12-18  来源:     点击量:207   分享:

长江-乌江梯级枢纽升船机高效运维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贵州省航务管理局、贵州省乌江通航管理局、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

 

1.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依托交通运输部、原国务院三建委和贵州省科技项目,开展了梯级枢纽升船机的高效运行和智能运维技术研究保障了三峡升船机与贵州乌江沙沱、思林、构皮滩升船机的顺利试通航,打通了“黔货出山”北入长江的水运大通道。

2.技术难点和特点

(1)长江三峡-贵州乌江的四梯六级升船机链,形成复杂的交通网络,总通航落差高达568m,通航调度里程达1623公里,山区航段雷达、GPS和北斗信号较弱且易受干扰,船舶航行和全时段、多船型调度组织复杂。

(2)梯级枢纽升船机引航道水位受枢纽蓄水、泄洪和电站日调节运行等耦合因素影响较大,在大水位变幅、快水位变率的通航环境下,船厢与航道准确对接困难,且存在船舶进出船厢触底、安全锁定机构受力超限等一系列潜在安全风险,造成船舶允许吃水受限,严重影响通航效益发挥。

(3)升船机通航运行对船舶航速、吃水等有严格要求,需实时监控船舶进出船厢的速度、位置、吃水,大型不规则物体低速状态下(低于0.5m/s)的速度位置与通航水深条件下(三峡3.5m,乌江2.5m)的吃水精确测量均存在较大技术困难。

(4)升船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机械设备、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多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涉及一些列复杂的设备设施,各设备与土建之间,以及设备之间有着较高精度的配合关系,其运行维护难度极大。

3.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构建了长江-乌江干支流联动运行机制。建立了长江-乌江四梯六级垂直升船机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及高效算法,研发了多功能单北斗船载智能终端和乌江智慧通航平台,解决了山体遮挡下超远距离船舶的目标识别与定位难题;制定了复杂航段的航路航法和交通控制策略,开发了多线梯级枢纽全方位通航安全监管平台,保障了长江和乌江干支流水运大通道的安全畅通。

(2)解决了复杂水力条件下升船机安全高效通航运行技术难题。揭示升船机引航道及口门区非恒定流波动叠加机理变化规律,发现了枢纽航道急险弯段水流特性,发明了适应水位快速波动的升船机船厢对接方法,实现了复杂水力条件下升船机船厢安全高效准确对接,建立了船舶进出厢下沉量预测公式,将乌江升船机船舶允许吃水从1.6m提升到1.8m-2.0m,升船机通过能力提升23%以上

(3)研发了升船机安全运行保障关键技术。发明了耐120m超高水压的升船机船厢沿程快速补排水装置及方法、高精度船舶测速测距一体化小型雷达、单波束阵列侧扫式船舶吃水检测装置,研发了船舶安全检测集成化预警系统和升船机运行监控、安全卷筒、对接锁定机构等应急处置技术及装备,保障了升船机安全稳定运行。

(4)研建了梯级枢纽升船机高效运维体系。发明了船厢船舶靠泊与防护组合装置、大直径钢丝绳自动成组润滑装置、橡胶止水分段填模整体硫化新工艺,研制了耐50米水深的抓梁穿退销一体化密封结构,建立了平衡重钢丝绳张拉力检测评判公式,制定了升船机运维系列技术标准,为升船机高效运行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4.成果应用

该项目成果在长江三峡升船机和乌江沙沱、思林、构皮滩升船机成功应用,保障了四座升船机的顺利试通航,累计通过船舶18554艘次,升船机通航以来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5.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共制定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规范 2 项、企业标准 16 项;获发明专利 25 项、实用新型专利 20项,软件著作权 6 项。项目成果在国内水运行业得到有效推广应用,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并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高坝通航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17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5.9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