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委员会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陈培健在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工程造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水运工程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致辞
发布时间: 2010-04-27  来源: 本站讯     点击量:680   分享: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工程造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

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水运工程委员会

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致辞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总工  陈培健

2010331

 

各位领导、代表、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工程造价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水运工程委员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回顾一段时期工作,交流总结经验,谋划今后工作,对进一步提升水运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次会议安排在福建省,这既是对福建交通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督促和鞭策。作为会议承办的东道主省份,我谨代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向莅临会议的交通运输部、交通专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中国水运行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各位领导,以及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交通运输部长期以来对福建交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兄弟省市交通行业长期以来对福建省交通发展的关注、支持表示由衷谢意!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福建省省情及交通发展主要情况:

一、福建省情及交通概况

(一)省情。福建简称“闽”,南宋设有152军,故又称“八闽”。地处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全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有9个设区市、85个县(市、区)、1025个乡(镇)、15123个行政村。

福建省情主要特点有:一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多险滩,人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以前交通闭塞,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二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首位,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三是海域辽阔,全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拥有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三都澳等众多优良港湾;四是与台湾仅一水之隔,闽台人民语言相通、习俗相近、血缘相亲,闽台关系源远流长,现在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以上;五是人文优势独具魅力,福建涌现许多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教育家朱熹一生都在福建传道授业,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近代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爱国华侨陈嘉赓等都诞生在福建;六是航运历史悠久,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宋朝泉州刺桐港。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作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形势、态势、趋势和气势。2009年全省GDP10823.11亿元,人均GDP30123元,财政总收入1516.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833.28亿元。

(二)交通发展现状

做为东南沿海省份,历史上福建省交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近年来,福建交通发展紧紧抓住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扎实进取,致力先行,交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做出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交通运输部与省政府落实中央支持海西意见签订部省会谈纪要之后,福建省紧紧抓住海西战略上升为中央决策重大机遇,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通百通海西先行”要求,围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和构建“对外开放、对接两州、拓展中西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四大综合通道这一发展着力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先行先试,推动交通建设发展提速,努力使福建尽快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运输强省。

2009年当年,全省交通发展实现了六个方面突破:一是完成投资突破500亿元、居全国第八位、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十位;二是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厦门港建成我省首个亿吨港;三是对台“三通”取得重要成效,率先实现与台湾本岛实现海上客滚班轮运输,得到交通运输部肯定。四是区域交通协作有新进展,与周边省份全面达成省际通道建设共识,内陆“无水港”建设正在启动。五是交通三大改革稳妥推进,费税改革平稳实施,厦门港、湄洲湾港、福州港港口整合总体方案获省委省政府批准。

通过努力,截止2009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013公里,在建里程超2000公里,“一纵两横”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已经形成,实现了与广东、浙江、江西周边省份的全面对接,9个设区市全部连通高速公路,60个县区半小时、71个县区一小时上高速。普通公路“两纵两横”国道和“八纵九横”省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路网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农村交通工程实施不断深化。尤其是农村公路通过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2008年底,全省已经基本实现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全省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率从2003年的不足53%,提高到2008年底的96%99.8%的乡镇、80%符合通车条件的建制村实现通班车。目前,省道建设和以乡镇、建制村为节点的农村路网改造也在加快推进。

近年来福建交通加速发展态势,正逐步改变历史上作为全国交通末梢的地位。

(三)今后一段时期的交通发展思路

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考察并做了重要讲话。厅党组立即按照省委孙春兰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动员部署精神,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转变发展方式,提出落实加快交通先行的十项举措,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加大力度、加快建设,努力发挥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基础支撑和先行带动作用。接下来一段时期我省的发展思路是:本届政府任期(2012年前)直至“十二五”期,继续保持较高投资规模和较快增速,2010-2012年计划完成投资1600亿元,力争完成2000亿元(其中2010年确保600亿元、力争达到660亿元以上)。

一是海西高速公路网2012年通车里程确保超3000公里、力争3500公里,建成“两纵四横”主骨架,进入全国中上水平;2015年确保超5000公里、力争5500公里,提前五年基本建成海西高速公路网“三纵八横三环”主骨架、基本实现所有县域15分钟上高速,综合高速公路密度达到或超过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二是推动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通车公路里程超10万公里,公路密度、等级公路比例、水泥路面铺装率、建制村通畅率进入全国上游。

三是全力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海西三大港口2012年吞吐量超4亿吨(其中集装箱近1000万标箱)、2015年超5亿吨(其中集装箱约1300万标箱),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地位作用进一步提升。

四是公路水路运输业快速发展,2012年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建制村通班车率等指标在全国同行业排名力争达到或超过我省GDP排名。

二、充分发挥造价管理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面对不断加速的建设步伐和不断增加的建设投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大家知道,交通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不论采取何种投资方式,其产权最终归国家所有。因此,建设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到使用成本高低。造价控制同质量、工期,共同构成了交通建设管理的三大要素,是维护业主乃至国家、社会合理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这一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十一五”期间,省交通造价管理站受厅委托,认真履行交通工程造价行政管理职责,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地确定项目投资,促进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维护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促进我省交通建设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共完成公路、水运工程重点项目的估、概、预、决算审查241项,审查总费用达1411亿元,共调整不合理费用51亿元,使得工程造价逐步趋于合理,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交通建设造价管理还存在一些困难,造价管控仍有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影响着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比如,近年来交通建设工程造价涨幅较大;一些项目盲目扩大规模;一些项目擅自变更设计,一些项目则随意采纳高标准指标,部分项目业主为增加上级补助资金虚增工程量、肆意抬高材料单价等等,造成造价不断突破高限。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造价管理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以便真正使造价管理在交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交通健康、快速发展服务。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福建省在全国来说位处东部省份,近年交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由于我省交通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弱,工作中还有不少差距,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这次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代表都是全国水运工程方面的专家、权威,大家对水运工程都有很深的认识和长久的思考,有许多真知灼见。相信通过会议交流、讨论,一定能形成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今后的造价管理工作。

在此,也希望与会代表多给福建省传经送宝,同时,请求交通运输部进一步加大对福建省交通工作的扶持,使福建交通发展融入全国发展步伐,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在此再一次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亲自莅临会议指导,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在闽期间工作、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